平就差不多了。”
&esp;&esp;“区区秀才算得了什么。至少也该是举人的水平,还得六艺俱佳。”
&esp;&esp;“六艺这方面,先生不用担心。骑马射箭,我们东家都会,水平还不错。剑术,东家跟着青云子老神仙学了几招,虽然小的没有见过东家和人动过手,但青云子老神仙曾亲口说我们东家剑术天赋奇高。”
&esp;&esp;“当真?”
&esp;&esp;“小的不敢乱说,此话的确是老神仙亲口说的。”
&esp;&esp;“你们东家的鼓,箫,笛,都是青云子道长教的吗?”
&esp;&esp;“基本上都是。东家悟性高,学什么都快。”
&esp;&esp;“她就是悟性太高,因此不肯用功努力。”章先生此刻特别心疼,悟性高的孩子,学东西快就不肯专心致志专精一门。
&esp;&esp;叶慈是其中典型代表,读书就读了个囫囵吞枣。
&esp;&esp;明明当天的功课稍微用点心花点时间就能背下来,偏不。每次一到背书,就呼呼大睡。
&esp;&esp;责问她,她还振振有词,说什么:“读书使我快乐,快乐得想睡觉。”
&esp;&esp;还说:“夜不能寐时,最喜欢读书。读着读着,什么毛病都治好了。腿脚不酸了,脑袋不清醒了,眼皮子开始打架了,呼啦啦转头就睡过去了。”
&esp;&esp;听听这些话,像话吗?
&esp;&esp;简直是岂有此理!
&esp;&esp;章先生下定决心,必须掰正叶慈偷懒对付的毛病,跟着吴庄头一起前往发酵房。
&esp;&esp;一层层的木架子上面,放满了簸箕。簸箕里面全是正在发酵的豆腐。
&esp;&esp;章先生大开眼界,“这是做什么?”
&esp;&esp;不曾听闻豆腐还有这般做法。
&esp;&esp;叶慈轻轻掀起稻草一角,看看豆腐发酵情况,一边说道:“这是霉豆腐,也叫做红豆腐,或是腐乳。超级好吃,好吃下饭,超级耐储存,可以保存大半年之久。
&esp;&esp;是出门长途旅行必备佳品。尤其是适合走南闯北的客商,有了豆腐乳,再也不用担心夜宿野外却没有下饭菜吃。”
&esp;&esp;正值大周王朝太平年月,但人口总量对比土地面积,依旧属于人烟稀少。
&esp;&esp;出门在外,往往几十里,甚至上百里见不到人烟。
&esp;&esp;没有客栈茶楼落脚,怎么办?
&esp;&esp;食物不耐储存怎么办?
&esp;&esp;豆腐乳解决你的需求,让你行走野外再无后顾之忧。
&esp;&esp;“这能行?”
&esp;&esp;章先生十分怀疑。
&esp;&esp;叶慈自信一笑,“义父可以怀疑我的文章,怀疑我的见识。唯独不能怀疑我对食物的执着。这是一个资深吃货的必备修养。不懂做菜的吃货不是合格的吃货。”
&esp;&esp;“歪理邪说!但凡你将吃货精神分一半在学习上,也不至于进展如此缓慢。让老夫怀疑自己的教学水平莫非是退步了一百里?不,至少是退步了一千里。”
&esp;&esp;章先生时刻不忘督促叶慈用功学习。
&esp;&esp;叶慈嘿嘿一笑,躲闪,坚决不和章先生的目光对视。因为,这让她仿佛回到了上一世的课堂,一旦和老师的目光对上,必然会被叫名字回答问题。
&esp;&esp;惨痛教训啊!
&esp;&esp;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,切不可掉以轻心。
&esp;&esp;哼!
&esp;&esp;章先生拂袖,“为何不说话?”
&esp;&esp;叶慈哼哧道:“义父让我说什么?既然不参加科举,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学习,不用急慢慢来。读书治学,修身养性,两不耽误。
&esp;&esp;义父若是空闲时间多,何不将这些年的文章诗词心得体会,集结成册印刷发行。
&esp;&esp;不说成立新的学派,好歹让那些死读书的学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,能救一个书呆子是一个。若是将学偏的学子掰正过来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化,功德无量!至于印刷和销售的事情,抱在我身上。”
&esp;&esp;章先生呵呵一笑,“以老夫在士林的名声,若是出书,购书者云集。何须你来操心印刷销售。”
&esp;&esp;哇?
&esp;&esp;啊!
&esp;&esp;大佬,请受我一拜。
&esp;&esp;这是